机床行业恶性价格竞争的苗头再现(第壹页)
1. 作为自由流通的商品,价格战或曰价格竞争实属正常,但随着一波波价格战的浪潮,倒下的不仅是诸多的企业,也给行业发展敲响了警钟。
2. 还有空间通过多年与机床行业打交道,也会认为,降价对用户而言就是福音啊,而且企业能够降价,说明还有水分,挤挤更健康。况且,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一家优秀的有竞争力的企业是无惧这种竞争手段的。而家电行业正是经历了惨烈的价格洗礼,优秀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在国内外市场拥有了自身的话语权。
3. 但作为装备业的工作母机,机床行业有着自身的行业特性:首先它是典型的“加工—装配”型离散制造行业;其次产品结构与制造工艺比较复杂,制造过程所需机器设备和工装夹具种类繁多;还有生产技术类型种类繁多,既有订单型生产、库存型生产,也有订单装配型生产和订单设计生产,不过目前多数机床加工企业以订单型生产为主;还有很明显的一点是机床主要由电器和机械两大部分组成,电器部分主要是外购;机械部分的零部件由外协、自制和外购三种模式所得;车间一般分为机加工大件车间、机加工小件车间和装配车间。
因此,作为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产品,机床自是与大批量生产销售的家电没有可比性,而由于制造复杂的,对产品精度要求严格,其使用也不与一般的日常用品相提并论。
可是由于从2000年以后到2011年左右,近乎10年的高速蓬勃发展,加之政府提出要振兴装备制造业,让更多的资金关注到了机床业。一时间,资金大鳄大手笔介入,小规模的工厂作坊更是数不胜数,作为行业协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的人曾对记者表示,经常听闻有新企业成立,数据每月都在变更。
我国硬质合金刀具中低端产品加速行业分散化
中国的硬质合金刀具市场是少有的、真正能称得上“全球化”的市场。不要说行业里小有名气、有一定规模的刀具公司已悉数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或找了代理商进行销售,就连只有二、三十名员工的德国小公司也把其刀具卖到了中国,市场上随处可见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的刀具产品。
“我国硬质合金刀具市场的行业集中度并不是很高,这主要源于刀具产业本身的门槛并不高,很多小企业架起几台车床就开工生产,而在整个行业景气的时候,中低端市场的产品一度供不应求,也客观上加速了行业的分散化。”
据介绍,今年行业形势发生了变化,很多中低端企业的日子就开始变得不好过。但总体来看,刀具属于消耗品,即使没有新的机床投入生产线需要新的刀具,老的机床同样需要刀具产品,今年的特点是在大面积消耗库存。
我国刀具行业持续高速增长,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企业也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工具行业高增长率中含金量并不高,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廉价劳动力为基础,生产劣质产品获取暴利。
近年来,我国多个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发展给刀具带来了新的要求。如汽车刀具
必须具有高效、高稳定性和专用化的特点,而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前进,新的要求应运而生,从技术上来看,主要有重载化、复合化、特殊化、标准化、高速化及品种多元化的趋势。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随着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的广泛应用,如何正确选择、合理使用刀具进行高效高质量切削加工已经成为一个
非常重要的行业性话题。
国产数控机床和国外同行相比差距还非常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但是和国外同行相比差距还非常大。主要原因有:
一是产业发展和过去的政治环境有关,过去国家支持程度不够,而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导致重主机、轻部件。
二是,科研投入少、基础薄弱。比如,在一些关键部件领域,我们的一些企业也能做出来,但是他们是用普通机床做出高精度的功能部件,这些产品也能用在一些高中档的数控机床上面,但是它的精度的稳定性和保持性不行,再加上原材料的问题和工艺水平问题。人家国外先进的部件能用三年不换,而国内的部件也许只能用到一年半就得换了。这也是造成国产功能部件市场占有率低的原因。
关键部件、配件决定着主机的发展,只有关键部件、配件发展上了水平,关键功能部件的自配率提高了,才能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床制造企业。我们必须加快步伐,进行机床技术的创新和升级,这也将成为我国制造业重要的任务。
姓名: | 温先生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3929480028 |
业务 QQ: | 879153465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振安东路775号2232室 |
电话: | 0769-82826580 |
传真: | 0769-82826580 |